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2012年西亚北非动荡发展趋势和特点
姚匡乙
发表时间:2012-12-25 12:50 来源:国际网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亚北非局势在持续动荡后已经开始表现出可能长期化的趋势。已经实现政权更迭的国家,正面临巩固政权的经济政治重建的双重压力,进入新的矛盾高发期。面临伊斯兰势力在动荡中崛起的压力,阿拉伯国家的转型将更加困难。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的互动也将深刻影响地区形势的演变。一直在努力主导该地区民主转型的美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中东政策,但其主导中东事务的能力却在进一步下降。
一、叙利亚危机持续发展,西亚北非动荡长期化趋势。叙内外矛盾叠加,危机已演变成伊斯兰教什叶和逊尼两派的冲突,沙特、土耳其与伊朗的较量,以及美国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博弈,成为动荡旋涡的中心。叙反对派力量虽有发展,但内部派系林立,各自为政,难成气候,目前与巴沙尔政权形成“谁也吃不了谁”的僵持局面。叙危机溢出效应日趋明显:人道主义危机加深,黎巴嫩局势动荡,库尔德问题再度突出,恐怖活动明显发展。政治解决呼声上升,但难度很大。美和西方未放弃推翻巴沙尔政权目标,叙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冲击中东和平与稳定。
已实现政权更迭国家,面临巩固政权和经济政治重建双重任务,进入新的矛盾高发期。埃及伊斯兰势力和世俗力量围绕制宪等问题斗争激烈,穆兄会执政地位受多方挑战,动荡后遗症日趋显露,出现社会撕裂征兆。利比亚政治分裂、社会秩序混乱局面无根本改变,仍面临国家破碎化的风险,承受美和西方军事干涉带来的苦果。也门并未因萨利赫总统“全身而退”,而使国内政治危机化解,前景依然充满变数。
长远看,动荡有可能冲击海湾君主国国家。沙特面临王室成员高龄化、王室内部权力斗争加剧而带来的王室继承危机;约旦、科威特等国不同程度经历穆兄会崛起带来的冲击。上述国家政权演变存在诸多变数。
 同时,地区原有热点并未解决,继续对地区局势构成冲击,是地区动荡长期化又一重大因素。巴以近期难以恢复谈判,再次爆发冲突可能性较大。伊朗核问题始终保持极大张力,呈现谈判和制裁相互交织局面,如伊朗核技术开发进一步取得进展,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上升。
总之,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阿拉伯世界迈入大动荡、大变革的长周期,危机、动荡、变革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二、伊斯兰势力在动荡中崛起,阿拉伯国家转型艰难曲折。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国的伊斯兰组织在大选中胜出。伊斯兰势力崛起,成为阿拉伯国家向何处转型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看,尚不能代表阿拉伯世界再次被伊斯兰化,也不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重现。主要是:伊斯兰思潮仍处于演变中,反对极端主义的“中间主义”思潮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为适应政治转型,伊斯兰势力正进行自我改造,出现了温和化、政党化和民族化的倾向;世俗主义力量基础深厚,对伊斯兰势力发展构成有力牵制。
但阿拉伯国家变革之路艰难曲折,挑战重重。埃及总统穆尔西颁布“总统扩权声明”和新宪法草案,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是伊斯兰势力与世俗力量一次重大较量。阿拉伯国家任何变革都将伴随这两股势力的斗争。只有在碰撞中求得妥协,寻求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寻求维护伊斯兰文化传统和实现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平衡,阿拉伯国家才能走上符合自已国情的发展道路。
同时,改善经济,满足民众诉求,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前提,中东地区经济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动荡又打乱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统筹安排发展、稳定、改革对阿拉国家执政者将是严峻考验。
三、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的互动深刻影响地区形势演变。阿盟在此次动荡中反应迟缓,态度摇摆,特别围绕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成员国意见严重分歧。阿拉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内聚力下降,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和影响也进一步下降。
以沙特、卡塔尔为首的海合会异常活跃,积极介入也门、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扩大影响。该组织已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中坚力量。阿拉伯世界重心明显东移。
埃及穆西尔总统上台后,力图在地区重大问题上继续扮演关键调解者角色,重塑地区大国形象。穆相继出访沙特、中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大力拓展其外交空间。穆成功调解哈马斯与以色列军事冲突,提高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声望。随着埃政局渐趋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埃必将发挥与其历史传统、战略地位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重要作用。本地区三个非阿拉伯国家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也不断调整政策,以图争取主动,扩大影响,其中以土耳其最为突出。
地区局势的演变,使地区出现土耳其、沙特、埃及、伊朗和以色列五强相互角力的局面,使地区格局朝着多元驱动的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激进与温和国家的界线,除国家利益外,教派分歧往往也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地区国家关系更趋复杂。同时,在美和西方的介入下,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正取代巴以争端,成为主要热点。
四、美国调整中东政策,主导中东事务能力进一步下降。美中东政策调整,主要在以下方面:推行价值观外交,承诺将美价值观和民主原则推广至中东;稳定海湾诸国,强化其军事实力,构建针对伊朗的海湾多边安全联盟;推行新干涉主义,制造“利比亚模式”,推动反美政权更迭;加大遏制伊朗力度,压伊放弃核计划,进而改变伊现政权;重新关注巴以冲突,以改善美同伊斯兰国家的紧张关系。
美中东政策调整,是其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的重要部分。美战略东移决不意味从中东撤退,确保以色列安全、维护能源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反对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在中东的重要战略目标。美中东政策调整,既是应因地区形势动荡采取的措施,更是为全面实施战东移进行必要的准备和安排。但美公开干涉别国内政,竭力推行“新干涉主义”和西方民主自国价值观,不得人心。埃及等国外交上与美拉开距离,尤其是美侮辱伊斯兰影片引发的反美狂潮,表明美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呈激化趋势。
面对此次动荡世界主要大国在中东搏弈加剧,俄美对抗态势发展。中俄与美和西方围绕叙危机的斗争涉及维护国际关中的重大原则问题。中俄在中东话语权扩展和影响力增强,对美在中东的霸权是一个牵制。美虽仍将掌握中东主导权,但力不从心一面更加显露。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土耳其大使)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