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管机构 > 事件 > 正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2017年大事记
发表时间:2018-05-09 16:31 来源:国际网

1、1月9日,《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一书首发式

1月9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与白俄罗斯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二外举行。

这是继2013年10月编撰出版《中国人看白俄罗斯》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推出的又一民间外交力作。与上一本书的作者来自中国社会各界不同,为本书撰稿的作者都是曾经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工作的外交官。

近20位曾在白俄罗斯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以自己的亲身工作和生活经历,介绍了白俄罗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对白俄罗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感受,以及中白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的丰富成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挚友好情谊。

《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文集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于振起担任主编,基金会研究员王宪举担任执行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刘古昌在首发式致辞中说,近20位曾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工作过的外交官以亲历者身份,从外交官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白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领域的发展进程,全方位阐释了中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丰富内涵。相信广大中国读者通过这本文集将会进一步增加对美丽的白俄罗斯的了解,进一步增进对善良的白俄罗斯人民的友好感情。该文集是献给中国与白俄罗斯建交25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三年前《中国人看白俄罗斯》文集的出版是中国对外民间交往的一个创举。今天,《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文集的问世,是又一个促进中白两国人民友谊的民间外交新举措。

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鲁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于振起等出席首发式并讲话。白俄罗斯驻华使馆部分外交官、外交部欧亚司相关领导、中国前驻白俄罗斯的部分使节、文集部分作者、与白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一些企业代表、中国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二外师生等近百人参加首发式。

据悉,由白中友好协会主席、白俄罗斯前驻华大使阿纳托利·托济克主编的《白俄罗斯大使忆白中关系》文集也计划于中白建交25周年之际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出版。

2、1月15日,基金会举行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5日在基金会会议室举行。

刘古昌理事长报告了基金会有关领导人员调整的考虑及相关工作情况,李国邦执行理事长报告了基金会近期工作情况。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表决通过了如下决议:

1、表决通过刘古昌理事长因年满70岁辞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职务及法人代表;

2、表决通过兰立俊副理事长为基金会总负责人,全面主持基金会的工作;

3、表决通过王炳南为基金会理事、副理事长,协助沈国放执行理事长负责公关事务委员会的工作。

会议高度评价了刘古昌同志从2013年担任基金会理事长以来,为基金会的发展所侵注的大量心血和所作的重要贡献,使基金会的调研、公关外交、筹集资金等各项工作进入了基金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3、1月19日,基金会举行2016年工作总结大会

1月19日,基金会在首都大酒店召开2016年度工作总结大会。秘书长杨云龙主持了会议。刘古昌理事长在会上讲话,他对2016年基金会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他在讲话中强调,2016年是调整提质、探索创新的一年。认真调控收缩了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战线;调整了与企业合作广泛铺开的做法;大胆探索了基金会新的发展模式取得突破;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基金会的自身建设。

兰立俊总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了基金会2017年三个工作重点。要求基金会一、紧扣主业,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形势调研的关注和规划。二、继续与外交部有关司、地方政府和智库机构合作。三、加强服务意识,作为形势分析,政策咨询、牵线搭桥、协调推动等方面工作。

李国邦执行理事长宣读了2016年三大奖项的获奖名单。会议为获奖人和单位颁发了证书。

外交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基金会领导、高级指导、理事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4、2月10日,世界经济中心召开《特朗普经济政策可行性和成效性》研讨会

与会学者认为特朗普总统及其内阁成员将依据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反应,对已提出的经济主张进行筛选与修正,使其内外经济思路逐渐明晰,形成新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而固有的内部矛盾和对实施政策的分歧也将暴露和显现出来,并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了初步剖析。

5、2月14、15日,战略研究中心举行国际格局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对应之策研讨会

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于2月14和15日就《国际格局走向,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政策建议》举行两次研讨会。与会者认为:一、西方世界面临政治、经济、政体、价值观等全面危机。当前世界格局是“东稳西乱”。“东升西降”加速,美国霸权衰落,主导能力下降,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总体形势有利于我国延长战略机遇期。二、特朗普仍然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并视我国为其主要威胁,传统战略目标不变,但在政策侧重,策略运用上已经发生变化。特将重点解决国内问题;对外政策尚在调整、制定过程中,并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牵制和制约。三、特尚未全面将对华“狠话”付诸行动。经我斗争,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美间至少存在5大问题:(一)台湾问题;(二)南海问题;(三)朝鲜半岛问题;(四)经贸摩擦问题;(五)在国际秩序和规则制定方面的博弈。中、美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和斗争,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合作的一面仍然有继续发展扩大的可能。四、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但不应认为是“平庸时期”。五、美、俄都希望改善相互关系,但难有大的作为;中、俄关系不会因此发生大的变化。六、中国提出并采取许多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举措,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发挥了“引领作用”。但“引领作用”不等于领导地位。我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谋求领导地位,但从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出发,应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发挥“引领作用”。

6、2月17日,中东研究中心举行《2017年中东地区局势走向及有关建议》研讨会

2017年2月17日,中东研究中心就年内地区局势发展走向举办研讨会,17名研究员与会。

会议认为,今年中东地区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稳治一面进一步上升,不会再出现波及地区的大动乱;乱中有治,乱而可控。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执政后,正对美中东政策作出调整,将直接影响地区局势走向。估计美既不会放弃对地区事务的主导地位,也不会加大投入。美俄博弈会不断深化。然而,俄难以取代美在地区的地位。

地区热点,会有起伏,或不同程度降温。“伊斯兰国”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但会流窜到其他地区作乱;巴以问题,因美国不再坚持“两国方案”将变得更为复杂;叙利亚危机可能逐步纳入政治解决进程,但要解决绝非易事;也门、利比亚问题仍将继续发酵。

美国同伊朗关系会趋于紧张。美将加大对伊制裁。至于伊朗核协议,会继续得以实施。

中东地区国家广大民众求稳定,谋发展意识在增强。这将影响地区国家政府的转型走势和有关举措。

7、2月22日,拉美研究中心举行《美拉关系和2017年拉美中心工作》研讨会

2月22日,拉美中心召开专题研讨会,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台一系列涉拉新政后的美拉关系走向以及对中拉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讨论。16位前驻拉美使节及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与会者认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出台的一系列涉拉新政严重地冲击了美拉关系,使在奥巴马政府后期出现的美拉关系逐步改善的势头发生中止和逆转,进入到“震荡期”和“坎坷期”。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对特朗普涉拉新政表示不满和反对,一致决定要“抱团取暖”,开展区域内合作,推进地区一体化,积极发展同区域外地区和国家,如欧洲和亚太地区,特别是同中国的合作。这为中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我宜积极慎重加以利用和应对,在我亚太战略中运用好“拉美因素”,适时将中拉合作纳入我“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去,将中拉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具体合作中要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不要一哄而起,要把握好风险,要多做少说,不事张扬,避免造成我在拉美填补“空间”同美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印象,使中拉关系取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8、2月23日,兰立俊总负责人与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会晤

2月23日,基金会总负责人兰立俊应邀与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共进午餐。双方就当前国际形势、中美、新美关系、东南亚地区形势、“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新两国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兰大使应询介绍了基金会的情况,双方希望保持沟通,探索合作机会。

9、2月23日,欧亚研究中心举行2017年调研工作计划讨论

2017年2月23日,基金会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召开执行主任会议,拟订了中心2017年国际问题研究计划,并确定了各合作单位的分工。今年中心首次研讨会—“乌克兰危机与俄西方关系的新动向”定于3月9日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

10、3月3日,郭崇立大使召开金砖国家签证便利化项目会议

11、3月9日,基金会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举行“乌克兰危机与俄西方关系的新动向”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承办。20余位来自外交部的资深大使和中联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发展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社科院欧亚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就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乌克兰危机的新动向、俄美关系调整趋势及对乌克兰危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外交部欧亚司吉树民参赞参加会议,并对基金会欧亚中心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为外交工作建言献策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感谢。

12、3月13日,美国研究中心举行《特朗普的对内对外政策动向和中美关系》研讨会

3月13日,美国研究中心就特朗普的对内对外政策动向和中美关系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特朗普重视经济,号召“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内顾倾向已十分明显。在对华关系上,特朗普有两种“中国观”,一种是“好”的中国观,老是拿中国的好来对比美国的不好,他心里非常欣赏中国的脱贫工作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希望跟中国打交道;另一种是“不好”的中国观,他觉得中国抢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所以要向中国施加压力。鉴于特朗普的个性特点,中美关系的磨合期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但中美利益交融,有合作空间,中美关系注定要回到相对平稳的发展过程。

13、3月13日,欧洲研究中心就欧美俄关系和欧洲形势举行研讨会

会议认为,在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大变化、大变动的总体形势下,欧洲受到的冲击甚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形势处于冷战以来最为复杂敏感的时期。欧盟凝聚力下降而离心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扑朔迷离,欧美俄关系调整加快。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欧洲受到强烈冲击,甚至产生某种被抛弃感,欧美关系中矛盾面上升。今年是欧洲选举年,法德荷意等国的大选将会对欧盟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欧盟面临的多重危机和困境仍将持续较长时间。虽然如此,欧盟仍是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的两面性仍十分明显,但中欧之间的共同点并未减少,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中欧关系,对中欧双方都有好处。

14、3月21日,华信工作委员会会议

15、4月5日,欧洲研究中心就欧盟新老成员间关系、新老成员对俄美中三大国政策的分野及发展前景举行研讨会

外交部欧洲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认为,冷战后入盟的中东欧成员国虽有不满,但对欧盟的向心力并未减弱,“回归西方”仍是其主要战略选择。欧美俄战略关系不会逆转,中东欧国家恐俄拉美心态强烈,但美对欧盟戒心上升,要欧交“保护费”并非空谈。欧美俄关系呈现新态势。我与中东欧国家16+1机制发展前景良好,欧盟务实谋利的对华政策还会加强。随着美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单边主义倾向持续强化,欧盟与我共同语言明显增多,对我的借重趋势只会强化不会减弱,中欧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我应善加利用。

16、4月6日,世界经济中心召开《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驶向十字路口》研讨会

参会学者分析了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新因素;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中蕴含着紧缩趋同变化;美联储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相比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基于宏观经济表现不及美国,沒有跟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而改变其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但考虑到宽松货币政策已走到尽头,央行开始释放收紧的初步信号。2017年,货币政策紧缩因素増多,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走高,流动性趋紧,推动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驶向十字路口。然而,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之路并不平坦,年内全球货币宽松与低利率环境难以根本改变,尚不会出现全球再通胀及货币政策从宽松走向紧缩的拐点,造成世界范围内流动性短缺的局面。

17、4月13日,基金会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举行“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承办。20余位来自外交部的资深大使和中联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发展研究所、社科院欧亚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国际战略学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就特朗普当选后中俄关系面临的新形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欧亚地区的进展与问题、“一带一盟”对接的进展与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普京5月访华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外交部欧亚司罗世雄参赞参加会议。

18、4月18日和19日,战略中心围绕《就中国外交战略向19大建言献策》议题举行研讨会

与会者对今后3—5年国际形势作出判断,谈及:东西力量对比演变态势,美国、俄罗斯、我周边、欧洲和中东地区形势的走势,以及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发展和变化。与会者还对我国外交战略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19、5月4日,基金会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举行“中亚地区形势与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工作建议”研讨会

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承办。我驻中亚国家前大使以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社科院欧亚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战略学会等研究机构的中亚和上合组织问题专家学者10余人与会。会议就当前中亚地区政治、安全、经济形势以及新形势下我中亚战略、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阿斯塔纳峰会相关工作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外交部欧亚司朴扬帆参赞参加会议。

20、5月16日,基金会举行钱其琛同志追思会

21、5月18日,中东研究中心举行《叙利亚问题前景估计》研讨会

5月18日,中东研究中心就叙利亚问题前景估计进行了研讨,15位研究员与会。

通过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今年以来,叙利亚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基本实现停火;保持了和谈势头,并在推进政治解决进程。最近,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国就在叙利亚建立“冲突降级区”达成协议,并已付诸实施。这将有利于维持停火、地方稳定和人道救援。

美俄在叙问题上的博弈加剧。美对叙动武,遭到俄强烈谴责。双方矛盾激化,但留有余地。两国外长实现了互访,并同意在叙共同反恐和推动叙问题政治解决。今后,双方博弈仍将继续。此外,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地区国家在叙问题正发挥重要作用。

在叙的“伊斯兰国”武装力量已大大削弱。叙人民武装在美国支援下,拿下“拉卡”只是时间问题。但极端残余势力还会流窜到其他地区或转入地下继续兴风作浪,制造动乱。

叙利亚问题错综复杂,既有国内矛盾,又有外部势力插手。解决问题的钥匙主要掌握在域外大国手中。因此,解决难度很大。今后仍将是拖的局面,可能处于谈谈、打打、停停状态。

22、6月6日,中东研究中心举行《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研讨会

6月6日,中东研究中心举办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研讨会,19位研究员与会。

会议认为,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执政后,迄未出台完整而明确的中东政策。然而,从美国政府对中东的一些举措,特别是5月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可看出美中东政策调整的总体架构。同奥巴马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更注重强化美在地区的主导地位,适度加大投入,增强美在地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改善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通过在沙特召开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峰会,特朗普强调,欲同穆斯林建立良好关系,以消除他的“禁穆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维护美在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利益;2、修复同以色列、沙特、埃及和土耳其等地区盟国的传统关系,恢复同沙特的大宗军贸,并与沙方签署了1100亿美元的大单;3、强调地区反恐合作,加大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最近,美分别向叙利亚和伊拉克增兵,以配合当地武装尽快收复拉卡和摩苏尔;4、支持巴以恢复和谈。特朗普先后接待以、巴领导人访美。上月他又访问了以、巴。此外,美宣布放弃美驻以使馆迁址的决定;5、遏制伊朗,给伊贴上“支恐”标签。美力挺沙特,对抗伊朗。据报道,美欲打造“中东版北约”,以应对“伊朗的地区威胁”;6、同俄罗斯博弈加剧,尤其是在叙利亚问题上,双方争夺解决叙危机的主导权……

目前看来,美中东政策的上述调整将会引发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激化教派矛盾,使动荡的地区局势乱上添乱。日前,沙特、埃及、巴林等多国同卡塔尔断交,就是特朗普中东之行带来的一个恶果。

23、6月7日,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行《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和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问题》研讨会

6月7日,世界经济中心召开第三季度学术座谈会,集中研讨了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和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问题。与会学者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表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新变化以及抑制世界经济增长的多种因素,认为世界经济依然行驶在复苏的轨道上,今年世界经济将好于2016年,但形势复杂多变,风险不容小觑,既不能轻易说世界经济迎来了“春天”,也不能肯定说“世界经济陷入大衰退--低増长--低利率--低物价--低回报--低投资的陷阱”。

与会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金融危机外溢风险主要来自美国,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是今后几年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亊件。座谈会对美联储何时启动“缩表”、“缩表”目的、“缩表”与加息关系、“缩表”规模以及“缩表”对美国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一旦美联储完成货币政策正常化,一场新危机或许渐行渐近,各国需要做好应对新危机的准备。

24、6月14日,美国研究中心举行《特朗普总统执政半年来的内外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研讨会

与会研究员们一致认为,中美关系的现状好于预期。这主要因为两国领导人较早地实现了会唔,相互了解,坦诚对话,定向问路。大家也认为,中美由于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上的差异,发展路程总是不平坦的。但中美超越分歧,共同发展的可能已经存在。中美应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结伴同行。

25、6月19日,欧洲研究中心举行《新的国际格局演变过程中的欧洲处境、欧美俄关系变化及欧盟向何处去》研讨会

研讨会认为,欧盟现正处于多重危机叠发、凝聚力下降、国际影响力趋弱的新历史时期。欧俄关系因受制于美对俄政策和中东欧国家恐俄疑虑而难以改善,“乌克兰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欧美关系因特朗普“重新评价”而出现转折,特别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使欧美关系遭受重大挫折。

英国脱欧谈判正式启动,势将对欧盟内外政策和发展前景产生影响。欧盟和英国都希望把脱欧进程对己方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将会有一个艰巨的讨价还价过程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德国政策方面。德国与俄建设“北溪”能源供应管道工程并未因对俄制裁停止,对美宣布对俄新制裁措施可能触动德国利益深感不悦。德国总理默克尔访俄,法国总统接待普京访法,说明欧盟对俄政策已出现变化。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唯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核国。马克龙出任新一届法国总统,政策动向已与奥朗德大有不同,不会甘于听命于德国。法德关系将会再现调整。

应把欧洲形势放在全球力量对比格局和国际秩序调整变化的总体形势下进行分析。欧盟的变化与世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反过来也是促使世界局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形势下,欧盟和俄美法德英等各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愿望增强,我国际处境更加有利。

26、7月4日,中东研究中心举行《沙特国王萨勒曼易储君》研讨会

7月4日,中东研究中心就沙特国王萨勒曼易储君举办研讨会,17位研究员与会。

6月下旬,沙特国王萨勒曼突然宣布易储君,废黜其侄子纳伊夫,册立其子小萨勒曼为新王储。会议认为,这是今年中东发生的一重大事件,标志着地区“老人政治”开始转型。此举结束了沙特延续多年的“兄终弟及”体制,开始了世袭制,实现了沙特政治体制年轻化的平稳过渡。萨勒曼国王为此深谋远虑,精心策划,绝非一时热血来潮。他已作大量铺垫工作,并得到了美国的认可和支持。

从目前来看,沙特朝野反应正面,尤其是年轻人表现热情,认为看到了沙特的未来和希望。国际媒体也作了较多的报道,其中多数赞扬小萨勒曼年轻有为,处事果断,有助于推动沙特的社会改革和发展。但他也面临内外诸多挑战,其中王室权利之争,不可小视。眼下沙特政局相对平稳,然而可能因一小事,引起轩然大波。另外,要实现“2030愿景”,尚需做出艰苦努力。

关于沙特等国同卡塔尔断交危机,双方均同意政治解决,但又互不相让,故科威特的斡旋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进展。据报道,沙特等国将加大对卡塔尔的制裁力度。形势还在发展。估计双方尚不致于兵戎相见。危机可能要拖一段时间,即使双方实现和解,海合会恐怕难以和好如初。

27、7月14日,吴长胜大使等会见巴西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克劳迪奥·普提

7月14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巴西帕拉联邦大学副教授、前巴西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克劳迪奥·普提访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并与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部分成员进行座谈,就巴西2018年大选,现总统特梅尔可能被弹劾、前总统卢拉被判刑等巴西热点问题和当前拉美形势以及中巴、中拉关系等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28、7月18日,中东研究中心举行《伊拉克收复摩苏尔的局势走向及前景估计》研讨会

7月18日,中东研究中心就伊拉克收复摩苏尔的局势走向及前景估计举办研讨会,16位研究员与会。

会议认为,7月9日,伊拉克政府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摩苏尔,轰动世界,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这是近年来伊拉克政府在围剿“伊斯兰国”(IS)武装方面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具有战略意义。自2014年6月,IS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在摩苏尔努里清真寺宣布建立“哈里发国”以来,摩苏尔成为IS的大本营,其重大行动均策划于此。伊拉克政府收复摩苏尔,不仅重创IS主力、打垮基本武装建制和消除其“国中之国”,而且结束了其对大片土地的占领,从而使IS短期内难以重整旗鼓,形成规模,同政府对抗。这对伊拉克、中东乃至世界反恐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伊拉克政府威望,鼓舞军民士气,赢得国际声誉,推动伊国内经济建设。

但拿下摩苏尔并不意味着IS的全部消亡。当前局势的发展使伊拉克政府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主要有:

1、稳定政局,共同治理。伊政府能否平衡左右,团结什叶、逊尼和库尔德三大主要力量,共商国是,共创未来,是对其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为极端势力提供可乘之机。

2、战后重建,困难重重。伊百废待兴,百事待举。据报道,重建需千亿美元。然而,伊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加之国际油价下跌,更是雪上加霜。眼下,融资困难,举步维艰,仅摩苏尔重建,就是一个大难题。

3、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美、俄和地区相关国家纷纷插手伊事务,争夺激烈,互不相让,各有打算,积极扩大影响力。

4、库尔德问题日益严重,将成为地区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伊拉克库区拟于9月举行独立公投。这已引起包括伊政府在内的有关各方的密切关注。

5、继续反恐,任重而道远。在伊的IS残余势力犹存。伊政府尚需继续作出努力,以防其卷土重来……

29、7月19、20日战略研究中心就《上半年国际形势特点和政策建议》举行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世界经济增速加快,仍面临多种风险,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特朗普的政策导致美霸权衰落进程加快;大国关系格局对我继续有利;我周边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中东动乱难停,但总体可控。与会者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30、7月24日,基金会举行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31、8月4日拉美研究中心举行《委内瑞拉制宪大会选举情况》研讨会

8月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举行研讨会,就委内瑞拉制宪大会选举情况、今后的局势走向、对中委关系和中拉关系的影响及我相关对策进行研讨。15位前驻拉美大使及专家参加,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张润也出席会议。

32、8月10日,欧亚研究中心就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有关问题举行研讨会

我驻欧亚地区前大使、中联部专家以及来自社科院欧亚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近20人与会。外交部欧亚司罗世雄参赞参加研讨会。会议就俄罗斯官方对十月革命100周年的态度、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以及相关工作建议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讨会由社科院欧亚所承办,基金会特邀副理事长于振起和社科院欧亚所所长李永全共同主持。

33、8月29日蓝皮书编委会会议

8月29日与9月8日,沈国放执行理事长分别主持召开《2017/2018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报告》和《2017/2018国际问题纵论文集》编委会会议。编委会成员讨论了今年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和中国外交的新战略、新思想,根据两本书不同的特点分別确定了题目,并讨论提出了征稿要求。

34、8月30日,美国中心举行《探讨中美关系相对平稳发展建言献策》研讨会

8月30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举行研讨会,近20位前驻外大使、研究员、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近期中美关系发展态势和工作建议发言并讨论。

与会者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华政策团队薄弱。由于美国对华态度的基本面趋于强硬,不排除当美国内矛盾升级时,中美关系成为特朗普政府转移国内困难、展现强硬姿态的方向,中美之间围绕经贸、朝核、南海问题的竞争和博弈仍可能升级。但中方对于塑造中美关系局面的主动性上升,相信双方能够超越分歧、扩大合作,维持中美关系的相对平稳发展。与会人员并为运筹中美关系积极建言献策,取得许多共识。

35、9月5日,欧洲中心举行欧洲形势研讨会

9月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研讨欧洲形势和中欧关系。会议认为,主张推动欧洲建设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德国总理默克尔有望赢得大选继续执政,欧盟政治前途趋于明朗化,英国脱欧现象不具有传染性。欧盟经济形势改善进程虽然缓慢但不会逆转,失业率下降,通缩状况有所缓解,经济最困难时期业已过去。但欧盟面临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还将在多重危机的叠加下挣扎相当时间。欧盟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依然突出,我开拓对欧关系需心中有数,但欧盟仍是我重要的合作伙伴。

36、9月8日,论文集编委会会议

8月29日与9月8日,沈国放执行理事长分别主持召开《2017/2018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报告》和《2017/2018国际问题纵论文集》编委会会议。编委会成员讨论了今年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和中国外交的新战略、新思想,根据两本书不同的特点分別确定了题目,并讨论提出了征稿要求。

37、9月12日和13日基金会战略中心以《中国外交创新发展》为题举行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自党的18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创新发展,取得辉煌成绩。我奉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国际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义利观”、“安全观”、“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新理念并努力开辟“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中国外交创新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障碍,落实外交新理念还需长期艰苦的努力。在今后五年,外交战略重点应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妥善处理大国关系;下大力维护周边稳定,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与会者认为做好我国国内的事,是外交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还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不当头,不称霸,不谋求领导地位和作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38、9月21日,世界经济中心召开了畅谈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

应邀专家对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重大经济亊件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趋于活跃、改善、稳定、提速,愈益增多的国家经济表现強于预期。世界经济向好不单纯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驱动,而是多重因素共震的结果。但不穏定、不确定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不同程度的威胁着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复苏和扩张总会有结束的一天,需要为下次危机的到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39、10月12日,非洲中心举行《今年非洲形势发展的特点》研讨会

10月1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研究中心举办《非洲形势特和中非合作》研讨会,十多位前驻外大使和研究员与会。外交部非洲司主管领导到会做主旨发言,研究员们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研讨。会议认为,当前非洲政治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大部分经历大选的国家局势平稳,少数大选发生争议但也能以非激烈的方式解决。非洲联盟,特别是次地区组织联合自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在国际经济对非洲的较大冲击下,非洲经济复苏缓慢,许多国家经济下滑。非洲国家和广大民众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标准已不是民主而是民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非洲对外合作态度更加务实,“向东看”学习中国发展经验、与中国扩大合作欲望强烈。中非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经贸合作继续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困难也给中国与非洲国家双边经济合作带来不利因素。与会者为中非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许多对策建议。

40、10月13日,拉美研究中心举行拉美形势和中拉关系研讨会

外交部拉美司领导蓝虎参赞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当前拉美地区形势和中拉关系等有关情况。与会者就2017年拉美形势发展特点;特朗普上台后的拉美对外关系;今年中拉关系的新发展;对明年初在智利召开的中拉论坛第二次部长级会议的有关建议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会议还确定了拉美中心撰写基金会蓝皮书的选题和撰写人。14位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41、11月2日,中东中心举行《当前叙利亚局势及其发展走向》研讨会

11月2日,中东研究中心就当前叙利亚局势及其发展走向举办研讨会,16位研究员与会。

会议认为,当前叙利亚局势正发生重大变化。叙政府打恐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收复了包括代尔祖尔省在内的大部分领土;主要由库尔德武装组成的“叙民主军”也拿下“伊斯兰国”在叙的首都拉卡市。“伊斯兰国”日暮穷途,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但叙危机远远没有解决。主要因为:1叙政府军尚未打出,也难以打出一统天下;2叙反对派武装仍割据一方,尤其是极端组织叙利亚“征服阵线”还有力量;3美俄博弈加剧,争夺在叙问题上的主导权,迄今对如何解决叙危机未能达成一致;4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地区大国,不甘寂寞,争相插手叙内政;5叙政府军同反对派基本实现停火,但政治解决路漫漫。双方各持一词,互不相让,都在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从目前各方反应来看,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可能向联邦制方向发展。即便如此,也尚需时日。估计今年难见曙光。

随着叙政治解决势头上升和停火的持续发展,叙利亚重建已提上议事日程。为了巩固政权,争取民心,扩大影响力,叙政府正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积极致力于招商引资,推动重建。俄、伊(朗)、土有影响的大公司纷纷到叙抢滩,力争效益好的大项目。美欧等西方国家积极参与对库尔德武装控制的拉卡等周边地区的重建。据报道,约旦和黎巴嫩等周边国家也鼓励外国大型企业前往叙利亚参与重建工作,以便使在其国家的叙难民尽快返回家园。

42、11月6日,拉美研究中心与部分委内瑞拉驻华外交官举行研讨会

11月6日,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举行关于委内瑞拉形势的小型研讨会,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阿尔贝托·巴斯塔尔多,参赞玛利亚·培尼亚和7位中国前驻拉美国家大使以及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公使衔参赞阿尔贝托·巴斯塔尔多和玛利亚·培尼亚参赞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委内瑞拉当前的形势。然后,与会者就委紧张局势的成因;委国内反对派的动向;美国对委政经制裁的影响和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动作;委政府为应对国内反对派制造动乱和外部干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定国内形势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看法。

43、11月16日,兰立俊总负责人出席中加二轨对话第二次会议

2017年11月16日,中国-加拿大二轨对话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对话会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加拿大总理杜鲁多2016年9月会晤时达成的协议之一,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共同举办。第一次对话于2016年10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

双方代表在此次会议上就中加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中加人文交流、中加经贸关系及自由贸易协定、地区安全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基金会总负责人、中国前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出席了对话会并就中加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发言。参加对话会的还有外交学会前常务副会长、前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陈乃清、前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徐学渊、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李飞和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院长候秉东、前公民与移民部长、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部长蒙特﹒索尔伯格、前驻华大使赵朴以及双方知名专家学者等。

44、11月21日,欧洲中心举行《欧洲形势年终形势》研讨会

会议认为,欧洲建设仍处于困难时期且呈加剧之势。2017年欧盟有关国家举行大选的总体结果是民族主义力量普遍上升,德国大选虽“未出意外”却遭遇组阁困难,有可能陷入政治瘫痪状态,默克尔执政能力严重削弱。推动欧洲建设的内外因素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国担当欧盟领袖遭遇多重阻力,法国想重新担任欧盟政治领袖亦难如愿。欧盟凝聚力进一步下降,联邦性质趋散,国家性质趋强,决策能力趋弱,成员国更加强调自身利益。多速或多色彩的“现实主义组合”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中东欧国家虽然反对但难以改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机制因使有关国家得到了实惠而取得实质性进展,西欧国家虽然不满意但难以阻挠,这也是欧盟遭遇困难凝聚力下降的表现。特朗普访华对欧盟造成强烈刺激,欧盟担心中美共组“G2”的失落心态毕显,对华政策可能出现调整,对我戒惧增多,但吸收中国资金和开拓中国市场,从中国发展中获取实利的实用主义政策不会改变。中欧关系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5、11月28日,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心就2017年俄罗斯和欧亚地区形势及相关工作建议举行年终研讨会

多位前大使及来自中联部、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欧亚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中国战略学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德广、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吉树民与会并讲话。

研讨会由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承办。基金会特邀副理事长兼欧亚研究中心主任于振起和欧亚研究中心几位执行主任共同主持研讨会。

46、12月1日,美国研究中心举行了年终研讨会

与会者一致认为,虽然特朗普就职前后,中美关系经历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心,但中美关系不比以往,相互依存,相互塑造的特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发挥了凝聚作用。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一年三次会唔丶四次见面丶九次通话引领了中美关系的再出发和继续前行。然而,中美关系十分复杂,各种分歧和矛盾会随时成为发展的障碍。美政府和一些政治精英会随时利用朝核、贸易丶南海及涉台问题向中国施压。但我们坚信,在斗争和管控中,中美的合作大于竞争。

47、12月5日,战略研究中心举行《2017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2017年国际形势有三大特点:一是美西方内外交困加剧,相对衰弱加速,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处于新旧转换之中。二是中国和平发展成就显著,外交亮点纷呈,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三是世界经济增速加快,南北增速差距再次拉大。与会者认为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强风险意识。我快速发展树大招风,美西方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对我防范和遏制加强,今后我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增多。与会者还提出了几条政策建议。

48、12月6日,拉美研究中心举行2017年年终形势研讨会

外交部拉美司有关领导与会并发表主旨发言,18位前驻拉美使节、专家学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2017年,远离地缘政治冲突中心的拉美地区,形势总体相对稳定,发展基本有序。虽然,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政局和社会动荡频仍,但尚处宪政和可控范围之内且逐步趋稳。地区经济触底反弹,结束了近年来的负增长,缓慢脆弱复苏,预计增长1.2%,但结构性调整尚不到位,仍严重依赖外部环境,复苏基础不稳固,似将进入低速波动增长的新常态。地区一体化进程总体处于停滞,但两大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共市和太平洋联盟的联合进程续有发展。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拉美国家的期待背道而驰,对美拉关系造成严重冲击,美拉关系改善进程中止。拉美国家把目光进一步投向东方,多元化外交更趋务实活跃。中拉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和巴拿马建交和拉美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合作,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是2017年中拉关系发展的两大亮点。中拉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今后中拉关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49、12月7日,中东中心举行年终形势研讨会

12月7日,中东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讨论2017年中东地区局势及其发展走势,15位研究员与会。

通过热烈研讨,大家对2017年中东地区局势的看法达成了广泛的一致,普遍认为,2017年中东总体局势向平稳方向发展,未发生波及地区的大动乱,多数地区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外资不断回流。据报道,今年地区国家GDP平均增长约4%,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战场上已遭惨败,地盘丧失殆尽,武装力量基本被剿灭,作为“哈里发国”已不复存在。然而,该极端组织依然存在,其残余势力或转入地下,或流窜周边国家,或去东南亚,继续制造动乱。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关于伊朗核协议,面临种种困难,但仍继续贯彻执行。

地区新旧热点交织。旧的热点尚未解决,新的热点诸如卡塔尔断交风波和库尔德问题等又出现。但烈度可控。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是在中东玩火,已引起地区国家,尤其是巴勒斯坦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从而使巴以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关于叙利亚危机,总体形势对叙执政当局有利。巴沙尔政权得到了巩固,全国基本实现停火,“伊斯兰国”成建制的武装已被消灭,反对派四分五裂,难成气候。目前,叙保持了政治解决势头。但巴沙尔去留问题,仍是冲突各方争论的焦点。

一年来,美俄博弈加剧。俄一再发动攻势,力争牢牢掌握解决叙问题的主导权,并积极加强同埃及、沙特、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以色列等国关系,以扩大在地区的影响力。美也不甘寂寞,频频向俄出招,从中作梗,遏制俄的影响力,以增强在地区的主导地位。

2018年,中东局势估计将出现趋稳和生乱交织的局面,但不可能发生大乱。美俄将继续加紧争夺,地区热点持续发酵,巴以矛盾可能有所激化,地区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加,尤其是沙特政局和库尔德问题值得令人关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还会继续制造暴恐。因此,国际反恐任重道远。

50、12月8日,我会与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内部研讨会”在基金会总部召开

会议主要围绕《“16+1合作”进展、挑战与对策建议》和《“16+1合作”未来十年展望:如何对接西欧发达国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基金会总负责人兰立俊大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上,中国前驻捷克、罗马尼亚大使,中国-中东欧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做了主旨发言。会议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主持。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前驻匈牙利、荷兰大使,外交部港澳台前司长朱祖寿;前驻波黑、马其顿大使董春风;基金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前驻中非大使孙海潮;前驻阿尔巴尼亚、亚美利亚大使田长春;以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和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的专家、学者。

51、12月9日,兰立俊总负责人在基金会与国研院年终形势总结研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毅部长,各位大使,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

2017年即将过去了。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一年一度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今天开幕了。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各位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感谢王毅部长百忙之中再次拨冗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感谢外交部、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打造、培育、发展这一国内有重要影响和知名论坛所给予的宝贵支持,也感谢各位大使、专家学者多年来所做的积极贡献。

2017年研讨会的主题是“世界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外交”。纵观全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今年我国先后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会议。我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依然是2017年国际社会最亮丽的风景线,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世界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凡事预则立。”每次开研讨会都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大家汇聚一堂,梳理成果,规划未来。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深入学习、解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内涵,特别是新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世界秩序观等,准确、前瞻性地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在座的各位都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外交战线的老外交官,相信各位会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贡献真知灼见,为中国外交提出有益的看法和对策建议。

谢谢各位。

52、12月21日,基金会举行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12月21日在基金会会议室举行。兰立俊总负责人在会议上报告了上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及有关人事变动情况,沈国放执行理事长报告了基金会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各位理事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基金会2017年的工作,对明年工作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如下决议:

1、表决通过李国邦执行理事长因个人原因辞去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理事。会议感谢国邦同志多年为基金会辛勤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在抓调研、秘书处的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心血,为基金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会议表决通过前驻老挝大使关华兵任我会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基金会理事、高级研究员。

3、会议表决通过基金会召开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并设立优秀调研作品奖、国际网优秀文章奖及优秀单位奖。

53、12月26日,中央外办副主任乐玉成为基金会作学习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

新时代中国外交:展现新气象 实现新作为

12月26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举办十九大报告学习会。中央外办副主任乐玉成为会议做了“关于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的辅导报告。学习会由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沈国放主持,基金会前理事长刘古昌、总负责人兰立俊、基金会理事、特邀理事、高级指导,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等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乐玉成副主任表示,新年将至,希望以学习十九大精神、共同研讨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方式,与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们一起辞旧岁、迎新年。

乐副主任着重就中国外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及全球伙伴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一、关于“新时代”。“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突出亮点和重大理论判断。这个“新时代”提法不同于历史学上的时代划分概念,它是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使用的一个政治概念,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面貌焕然一新,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外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前所未有地提升。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过上了好日子,也有力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了新征程。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国际意义就是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更加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地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任何人再也没有资格在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问题上对我们指手画脚,充当“教师爷”。那些曾经陶醉于“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的人正陷入自身的制度困境中,那些热衷于对别国策动“颜色革命”、政权更迭的人正面临来自内部的社会革命,他们不仅搞乱了别人,也搞乱了自己。不少国家政党相互攻讦,竞相恶斗,大搞“拳击赛”,致使国家治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中国共产党搞的是“接力赛”,一代一代领导人承前启后,完成前人未竞之业,成就了今天中国之治的大好局面,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九大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显著改变了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治理观等中国理念和主张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和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大会等许多国际会议文件。我们在扶贫、反腐、网络管理、环境保护、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做法受到各方关注并被学习借鉴。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百年前我们从俄国学来了马列主义,后来社会主义历经波折起伏,乃至陷入低潮。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巨大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义事业开始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精神。十九大报告外交部分开篇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说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联通。其主要内涵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义十分吻合,可以说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国际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久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其中,相互尊重是前提,公平正义是准则,合作共赢是目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积累条件。

“一带一路”既是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是我们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我们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况空前,一席难求。会议达成了270多项重要合作成果,形成了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共识,确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四、关于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我们已经同上百个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

首先是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中美关系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2017年,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举行了三次会晤,多次通话、通信,确立了涵盖中美关系各个领域的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商定了主要的发展方向和合作规划,实现了中美关系的平稳过渡和良好开局。特朗普总统对华国事访问取得了重要成果。两国元首的引领成为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一直保持高水平运行。2017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俄,普京总统两次来华,分别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两国元首在不同场合举行了5次会晤,密集沟通对表,凸显两国高度政治互信和紧密战略协作。中欧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利益汇合点不断扩大。

其次,深化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我们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大力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引领周边区域合作,同东盟国家关系日益密切,同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加强,同中亚国家合作的步伐更加坚实,同东北亚国家关系不断改善加强。我们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有效管控和推动南海、朝鲜半岛等周边热点敏感问题降温趋缓。中国为促进周边安全、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推动同发展中国家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我们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构建具有全球影响的南南合作新平台。推动中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致力于同阿拉伯国家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