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本网公告 > 事件 > 正文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3-2014出版发行
发表时间:2014-04-01 20:21 来源:国际网
2014年3月31日,国际问题研究重点学术文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编辑的《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3-2014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

                 以创新精神探索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2014年《蓝皮书》的评介

                            杨洁勉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编的2014年版《蓝皮书》以全球化的视野和综合性的角度,分析了前一年的世界形势新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新动向和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就《蓝皮书》中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建言做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在对国际形势变迁的分析上,《蓝皮书》提出了一个新颖而深刻的观点,即揭示了国内转型发展在国际格局变迁所扮演的关键作用。这一观点的意义主要有三点,首先揭示了当前国际格局转移东升西降的总趋势的深层动力和目前暂时出现的困难和反复的原因。乐玉成大使用东升西降大势不变、但势头减缓来概括去年的国际形势。在过去10多年里,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和美西方实力相对衰落塑造了东升西降的国际格局,但是近年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发展普遍遇到了一定困难,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从经济衰退中有所复苏。徐坚研究员通过回顾冷战后两次转型发展高潮,分析了转型与改革在世界各国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作用。过去的10多年里,国际格局之所以出现东升西降的趋势,是因为新兴大国积极采取改革,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固步自封所导致的。新兴大国当前面临的一时困境,原因是改革进入转型爬坡期和转型发展的困难;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由于经济危机被迫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故而呈现出复苏态势。其次,这一观点也从国际的角度进一步深刻阐释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被迫进行改革,表明当前的国际形势竞争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竞争转型、竞赛改革的阶段。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改革必须要有新一轮的部署和动力。从这一意义上,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谓恰逢其时,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战略部署,不仅使中国改革开放迎来新一轮高潮,而且使中国在顺应全球转型发展潮流过程中再度冲到世界前列。最后,这个观点也为中国外交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特点,改革转型,把握主动权、增加引领性、强化塑造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新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外交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而如何能够落实这些新理念和新思路就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此,《蓝皮书》提出了特别值得重视的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时,要注意在保持扩大共同利益基础上,逐步构建新的共同认识。新型大国关系关键在于新,而创新离不开突破既有思想观念的束缚。传统的发展大国关系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扩大共同利益,这固然重要,但要构建新型关系,还需要构建新的共同认知,这便需要有新的义利观和地位观。传统的义利观追求国家自身利益最大化、轻视道义,例如摩根索认为国际体系是一个非道德的体系,但是新的义利观要求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应当考虑他国利益,要考虑共赢、甚至为了国际社会的道义追求而放弃部分自身利益。其次,传统的地位观认为国际体系是一个金字塔式的霸权体系,故而霸权国与非霸权国存在地位的等级之差,同时守成霸权国地位必定会受到新兴大国的挑战。以新地位观看来,国际社会是个相互依赖的网络,每个国家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国家虽然还分大小强弱,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大国需要小国、强国离不开弱国。故而国家之间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合作。陈永龙大使认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在于建设新的义利观和安全观基础上的伙伴关系思维,同时两国应谋求平等相待而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很有启发的。

 第二个观点是,在谋求与发展中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时,需要平衡几组关系。具体而言,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共同体,需要平衡经济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的关系,同时要平衡区域内大国和小国的关系。要构建好命运共同体,首先一定要构建利益共同体,故而如“一路一带”、对外投资等经济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仅有经济上的作为还不够,还需要在社会文化领域多下功夫。刘贵金大使提出的构建中国对非洲关系中的软实力的相关建言就很有启发性。此外,构建共同体,还需要平衡好共同体内大国和中小国的关系。既要注意发挥大国的关键作用,但也不可忽视中小国在一些重要场合起到的造势作用以致关键少数派的功能。项雄研究员提出的在处理对拉美国家关系时要注意“弹好钢琴”,发挥中小国家积极性,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个观点是,要加强外交工作中的舆论引导问题。信息时代的中国外交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开化。信息时代舆论爆炸,在对外交的讨论中充斥着各种观点,其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极端偏见。中国外交需要吸取其中的建设性意见建议,但同时又防止外交受制于偏激舆论。于邃研究员提出的要注意对中俄关系不友好言论进行区分处理无疑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蓝皮书》还为我们研究国际问题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新思路,即加强区域国别和领域研究的结合、加强整体形势分析与具体问题分析的结合和加强一线外交工作者与智库高校研究者的结合。首先,《蓝皮书》对世界主要地区都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分析。与此同时,《蓝皮书》也非常注意领域研究,如对世界经济和能源等具体领域的分析,这样兼顾全面性和专业性。其次,《蓝皮书》既对国际地区发展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大局的整体勾勒,但也有不少文章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王泰平研究员分析日本政治右倾化、吴正龙研究员分析TPP形势。这类研究对充实我们对国家博弈之间具体安排和微观机制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作用。最后,《蓝皮书》在写作团队组织上,既有丰富外交实践经验的老大使,也有来自智库和大学的著名学者,从而使本书的观点兼备实践性和学术性。国际问题研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资深外交官和著名学者在合作中互相借鉴和取长补短,极大地有利于我们进行富有思想内涵但又具备决策参考的国际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